走進東晉水城 領(lǐng)略北宋繁華
在江蘇鹽城市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的大縱湖畔,原有一座東晉城,始建于北宋時期,這里曾經(jīng)漁鹽豐裕,商貿(mào)發(fā)達,人杰輩出。
南宋建炎二年,開封留守杜充掘毀黃河大堤以圖阻止金兵南侵,結(jié)果造成黃河入泗奪淮,東晉城被淹沒。
2020年,大縱湖旅游度假區(qū)在遺址之上復(fù)建古城,得名東晉水城。
東晉水城歷史悠久。
走進東晉水城,仿佛回到遠古時代;游覽城內(nèi)景點,如同置身北宋繁華街巷,中國古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。
南宋年間,黃河奪淮,東晉城淹沒。大縱湖旅游度假區(qū)在古東晉城遺址之上復(fù)建成東晉水城。
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,包含“九島、七河、三街、兩廣場、一碼頭、一渡口、二十四橋”,自空中俯瞰宛若北斗七星之造型,故將九島以北斗七星這七顆現(xiàn)星和兩個隱星命名。
俯瞰水城美景
一條主河道石梁河貫穿九島,二十四座古橋?qū)⒕抛鶏u嶼婉曲相連。
東晉水城以粉墻黛瓦的仿南宋建筑為主體,融入了里下河風(fēng)情和湖蕩濕地美景,再現(xiàn)“建安大街”“宋街”“石梁街”等場景,打造“印象大縱湖”光影秀、“九九艷陽天”水秀、里下河風(fēng)情水上巡游等一批項目。
夜晚的東晉水城燈光璀璨奪目
名人名士
宋氏家族曾被譽為“兩朝輔弼,十世簪纓”。北宋時期雙雙中了狀元的宋郊、宋祁兄弟,其后人舉家遷回世居之地東晉城,還有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也曾駐足于此。
水城內(nèi)的宋氏宗祠以明清徽派建筑風(fēng)格為主,雕欄畫棟、古樸厚重,是古建筑中的精品,有“蘇北首祠”之譽。
三國名士“建安七子”之陳琳生于斯、歸于斯,明朝開國功臣朱升功成后來此隱居、逝世后葬于大縱湖畔,現(xiàn)水城建有“陳琳、朱升文化館”。
“揚州八怪”之一的鄭板橋辭官后,于東晉城創(chuàng)立板橋教書館,留下許多傳說。如今,這里重建了板橋書院。
《鹽城縣志》載,明朝官員萬云鵬,號石梁,為官清廉,告老還鄉(xiāng)后,在大縱湖畔悉心建歸園,閉門著書。
今東晉水城重建歸園,成為一處獨特的園林式人文酒店。
園內(nèi)亭臺樓閣、小橋流水、曲徑通幽、松竹相伴,15個獨立院落坐落園中,最宜煮雨烹茶、焚香讀書,為都市人圓一個隱居夢,回歸自在本心的生活。
清代詩人高岑曾在這里留下“扁舟一棹泛秋波,月色平鋪似畫圖”的詩句,農(nóng)民起義軍張士誠也在這里留下練兵的影蹤。
還有“二十四孝”之“王祥臥冰求鯉”和有關(guān)大縱湖成因的“宗保救母”等傳說。
水上婚禮船
民俗文化
水上婚禮。婚娶是每個地方的重要民俗, 華燈初上之時,別具一格的里下河婚禮大巡游華麗開場,這里是中國最特殊的婚禮,一切因水結(jié)緣,約會嫁娶都離不開里下河千年的交通工具——木船。
建安大街
水城內(nèi)建有王祥VR數(shù)字水城,陳琳文化館,陳琳文化館,朱升文化館,板橋書院,趙泰來算盤博物館,孫蘭生平陳列館等。
水上觀光
船宴
里下河的衣食住行均離不開船,其中船宴是十分有里下河特色的民俗。
每到大縱湖開捕的時節(jié),漁民會將捕到的 網(wǎng)魚精心烹制,聚集于石梁河上宴請往來行人。
一來是感謝自然的饋贈,二來只有能捕到好魚才能烹調(diào)出美味,也是對自己捕魚技術(shù)和烹飪水平的展示,這一習(xí)俗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了船宴。
宋氏宗祠
里下河地區(qū)歷史悠久,人才輩出,其中尤以宋氏為最。
,宋氏宗祠不僅是文化遺存,同時也是古文化傳承演繹的場所。
民國廣場
民國廣場是民國飯店前的民國范廣場,廣場上有宋行長乘坐過的老爺車,并有黃包車,民國花墻,小花園,露天餐廳等,濃縮了的民國年代里下河人民繁華的生活。
引云閣
引云閣意為引云入城,是東晉水城的制高點。引字既可以表達引弓射箭之意,也可以代表吸引、引導(dǎo)之意。
而引云閣從遠處眺望,形似利箭射向天空。